(振元助学自学辅导中心科研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奢求和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高考的改革也为有志于投身艺术事业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我们知道,从高考分数线的划定来看,高考分为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和编导类,人们通常把美术类、音乐类和编导类统称为“艺术类”,把“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和编导类”统称为艺体类,对应的考生分别称为“艺术生”和“艺体生”,而把“文科类、理科类”合称为“普通类”。近几年,在高考考场上的艺术生所占比例也逐年提升,但艺术考生与普通类考生不同,他们面临着专业和文化学科的双重考核,他们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并不比普通类考生小,本文根据作者的观察对艺考生特点进行一些,希望对广大的艺考生有所借鉴。 一、艺术生和普通类考生的不同之处 艺术生和普通类考生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志愿确定时间和录取等方式上。 首先艺术生和普通类考生的志愿确定时间明显不同。对于普通类考生而言,一般都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个人特长、个人爱好、职业志向等因素确定学校和专业志愿,而艺术生的志愿大多数是在参加艺考时已经确定,考生拿到专业合格证以后,高考志愿已初步确定,随后的任务便是一门心思地主攻文化学科。 其次在录取方式上艺术生和普通类考生也有着很显的区别,普通类招生录取时主要看考生的高考成绩结合相应院校的招生政策,而艺术类考生要结合专业成绩和文化科成绩,而且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在招生时也有一些区别。 再次是文化学科成绩要求大不相同,相对于普通类考生动辄450分左右的分数线而言,艺术生对于文化课分数要求比较低,尽管随着艺考改革的不断实施和艺术生群体对文化课的重视,艺术生文化课分数线也在不断上涨,但很多学校的艺术类专业实际录取分仍然都在400分徘徊。 下表是江苏省近几年各类考生的文化学科分数线: 
下表是江苏省近几年艺体类考生的文化学科分数线占普通类分数线的比例: 
从表格可知,对艺术生而言,他们的文化科分数线仅仅是普通类分数线的七折左右。 二、艺术生的特点分析 许多人都以为艺术生往往是学习不太认真、不太聪明因而成绩比较差的一类人。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其原因主要是艺术生的主要精力和兴趣点不在文化学科上,一旦他们将精力放在文化学科的复习上,其文化成绩的上升幅度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其实,自古至今,许多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他们往往是相通的: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一生酷爱小提琴,并且能够同其他人合奏贝多芬的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奏,他还曾经说过:“死亡对于我而言,就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是一位接近专业级的钢琴家,他演奏的钢琴曲难度并不低于许多音乐院校的大学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列昂纳多·达·芬奇,不仅在艺术上的成就斐然,而且他也是一位科学巨匠,他在天文、物理、医学、军事发明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成绩…… 事实上,有艺术特长的人,其右半脑往往会比其他人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左右脑的平衡发育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本人对艺术生的观察分析,从整体素养来看,艺术生有如下特点: 一是感性思维强势。艺术类学生大多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作品的感染与熏陶,有些还参加过各类艺术表演与比赛,逐步养成感性思维优势,这些孩子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性格外向、才艺突出,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及感染力; 二是重专轻文明显。由于教育观念与招生考试升学制度的某种偏差,导致艺术教育在现实中出现了文化短板,这一点在艺术类大专院校学生身上表现得也比较明显,艺术类学生在高考前必须参加专业科考试,专业科考试注重专业技能,专业科成绩在招生录取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与其他考生相比低得多,这无意中造成了学生重专轻文的现象; 三是创造能力突出。艺术需要生活,生活需要艺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而艺术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另外,许多有创造力的人都曾坦言,融入艺术氛围十分重要,将艺术融入生活中,你的大脑会开始思索,它会训练你到处寻找有用的信息、隐含的深意和其他重要意义。 从考生个体角度来看,艺术生有如下特点: 一是文化课学习时间短,冲刺时间紧迫 由于艺术生主攻专业课程,需要参加必要的集训,而在专业集训期间往往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时间,甚至有些学生本着“吃一段洗一段”的观念,在集训期间将文化科抛得干干净净,因此,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文化课占用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一般艺考专业科目的省统考按排在12日中下旬,而参加校考的同学往往要到1、2月份左右才会腾出时间参加文化课学习,冲刺文化课的时间只有三四个月,相比其他高考生来说,冲刺时间少了很多很多; 二是文化课知识碎片化,没有形成系列 艺体生由于长期专注于专业课的集训辅导,自然而然文化课就或多或少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对于文化课底子本身就比较薄弱的艺术生来讲,文化课知识掌握得非常零散,知识点无法形成系列,无法实现“由点到线”的突破,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非常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的背景下,无疑会增加与普通类考生学习上的差距。 三是学习跟不上,学科分数呈下滑趋势 只有文化课分数、专业分数都上线,艺体生才能选择有名气的大学。但除了一些以艺术特色见长的高中学校以外,许多艺考生往往都是散落在普通的教学班,他们在参加专业集训的几个月内,其它学生都在按计划进行高考复习,等到这些学生专业考完回到学校参加复习时,其它学生已经“跑”出一大段了,这对文化学科本不太重视的艺术生来讲是一个极大挑战,事实上许多艺术生回到学校跟班上课时往往觉得“拉”下太多,学习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传统的学校教学,老师都是以大部分学生为主、面向大多数,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对于文化课本就比较薄弱的艺体生来讲,学习就更加跟不上,差距就变得更大,学科分数变得更低。 四是专业课和文化课双重兼顾,难以调整心态 大部分艺体生无论在备考专业课的时候或者在备考文化课的时候,往往缺乏自信,心理压力很大。而这些不良的备考情绪则会影响考试成绩,重则直接影响考生未来的前程。 三、艺术生容易出现的几个错觉 对很多艺术生而言,由于已经通过了专业测试,因此往往会有一些错觉: 一是艺考过了,文化课不是起决定因素的。这是一种错误认识,每年艺术类录取低的直接原因是艺术生文化课不合格,对于艺考生来说,留给他们复习文化课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而一直学习专业课。随着艺考生人数的增多,教育部门为了平衡考生数量,逐渐提高艺术生的文化课录取线。即使专业成绩再好,文化课成绩不过关,还是会与艺术类专业失之交臂; 二是艺考备考走向文化课备考,策略相同。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抱有这种想法的考生往往对自己的文化课复习过于自信,复习时我行我素,忽视老师指导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艺术专业课的学习“感性多于理性”,而文化学科的学习往往“理性多于感性”,文化学科的复习更需要学生坐得下来,静得下心!文化学科的复习不能套用专业课的备考策略; 三是文化课欠帐太多,这债务估计难还。这种观点毫无根据,与前面所述的考生相反,由于欠下的“债务”过多,对文化课复习缺失自信,认为要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突破文化大关很难很难,的确,如果考生个人不努力,要想突破文化关是很难的,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有恒心、有信心、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文化过关并不难事,毕竟高考对艺术生的文化要求并不高,以音乐专业为为例 从前几年江苏高考分数线来看,文化科目的分数线仅仅不到总分的50%; 四是艺术生思维慢,跟不上节奏。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定位发生了偏差!我认识许多有艺术特长的人,他们大多思维敏捷,之所以让人有这种一种错觉,其主要原因是专业集训和文化复习之间没有做好必要的平衡工作,一旦他们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其文化课成绩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升; 五是因文化课欠帐太多,文化课学习需要恶补。这种方法不可取!有许多艺术生,在专业过关进行文化课复习时,往往急于求成,把“考试秘籍”、“高考宝典”视为“救命稻草”,许多家长也为孩子购买了一些书名特别耀眼的参考书,过度关注解题技巧和套路的积累,其实这是一种错得离谱的做法。由于艺术生的文化要求并不高,作者认为艺术生在复习时没有必要象普通类考生一样大量进行综合训练,而应以强化基础,确保不失基础分为宗旨,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学科的复习工作。 四、容易使艺术生及其家长纠结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艺术生而言,专业过关后最纠结的问题便是如何进行文化学科的复习,实现“专业、文化双达线”?作者个人认为,实现“双达线”最好的策略是“兼顾专业和文化,在专业训练的同时为文化学科保温”,换句话说,考生在艺术集训期间最好不要将文化学科彻底抛之脑后,而应在专业集训期间适当兼顾文化学科的学习,为文化学科“保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艺术生对自己的未来早作打算,在基础年级就开始做专业的准备,打好专业基础,这样可以避免“顾了专业,丢了文化”的困境。但事实上,也有一些学生,他们是在文化学科学习发生困难时半途改向选择艺考之路期望实现“弯道超车”的,他们在专业集训期间不得不让文化学科暂时靠“边”,从而先确保专业过关,对这一部份考生而言,要想在专业集训期间兼顾文化学科的复习确实是一件难事。于是,许多考生选择了先专业过关后文化科复习的策略,于是专业过关后如何进行文化学科的学习便成了他们最为纠结的一个问题。 是选择回原学校、原班级跟班学习,还是选择文化特训?这是摆在许多考生和家长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这里我没法为考生和家长作出选择,作者个人认为这要根据艺考生自身情况来决定。如果你基础较好,跟得上原班级的复习进程,那可以考虑回原所在学校跟班学习。但据我了解,大多数艺考生的文化课比较薄弱、偏科严重,如果这样,明智的做法是考虑选择有责任心的、管理精细的、师资力量过硬的文化课培训机构或培训学校进行学习,如果要回学校,很可能会面临跟不上常规学生的进度、得不到学校任课老师兼顾等各种问题,传统的学校教学无法让你快速提分,在短时间提高学习成绩。而选择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那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基础差距不会太大,通过统一的复习进行文化课冲刺、通过特色化课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老师也会更有针对性。有了针对性,才能全方位帮助考生夯实基础知识、优化学习技巧、保证文化课稳步提分。 总之,对于所有艺术生而言,专业过关后提高文化课分数势在必行!
|